2025 年的財富管理趨勢深受科技影響,需要新的策略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取得成功。
通貨膨脹正在降溫,但高成本及其影響仍然揮之不去。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客戶期望他們的顧問也能跟上步伐。投資策略也需要相應的檢討和改變。
再結合社會變遷和政治擺盪...
最終,所有這些因素都將影響財富經理思考、投資和經營的方式。儘管會面臨挑戰,但對於那些能夠調整和適應的人來說,機會也是存在的。
財富經理的機器學習不再是「明天」的事:而是現在!
似乎大多數公司都知道這一點,每 10 位財務顧問中就有9 位對 AI 持正面看法。
而根據 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 和 ThoughtLab 的調查顯示,62% 的財富管理公司已承認人工智能將大幅改變他們的營運:
AI 演算法可辨識市場趨勢、最佳化投資組合,並發掘隱藏的風險,讓顧問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人工智能驅動的聊天機器人和虛擬助理可處理例行詢問並提供基本指導,讓人力顧問可騰出時間處理複雜的任務。
AI 可以分析客戶行為和大量資料,預測退休等生活事件,讓顧問可以主動提供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
AI 演算法可偵測異常現象、標示可疑活動,並即時評估風險,以實現動態投資組合調整。
即使是在去年,這項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展,雖然這是一項有用的工具,但財富經理不能百分之百地依賴它的輸出。
仍然需要人為干預。
AI 演算法嚴重依賴資料,而資料有時可能有偏差或不完整,可能導致不準確的預測或建議。
此外,人工智能可能難以掌握人類情感的細微差異,以及需要同理心和主觀判斷的複雜財務狀況。
財富管理客戶期望無縫的數位體驗,包括入職和持續的投資組合管理。
當精通科技、以數位為本的千禧世代和 Z 世代加入時,情況尤其如此。
他們會要求使用 AI 和雲端平台,以便即時存取財務詳細資料、分析和建議,而且他們知道,如果一家公司沒有這些產品,另一家公司也會有!
許多財富顧問難以滿足客戶的期望,如果他們無法滿足期望,客戶可能會離開。
全球 25% 的投資者會考慮捨棄那些沒有現代化和採用新技術的財富管理公司。 (Avaloq)
考慮到許多受訪的財富經理認為他們自己的技術已經過時 (44%) 且不適合他們的用途 (31%),這對於客戶保留來說並不是一個樂觀的前景。
Avaloq 調查還發現,採用技術是建立信任的重要因素,66% 的投資者表示,能夠獲得分析和投資組合可視化對建立對顧問的信心至關重要。
簡而言之,公司必須升級其技術堆疊並提供服務。這可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如果做得好,就能留住客戶並創造更多收入。
在投資流程中運用 AI 的公司,其管理資產可成長 8%,生產力可提升 14%、 根據德勤.
「責任並不全在於財富經理,技術供應商也必須加強,以確保他們提供財富經理及其客戶所需的分析、自動化和視覺化」。
- Suman Rao,Avaloq 英國董事總經理
通貨膨脹放緩至2.4%,可能不再是以往的熱門話題,但高成本(且仍在上升)持續存在。
根據 Morgan Stanley Wealth Management 調查,通貨膨脹是半數 (54%) 受訪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其次是美國大選 (34%)、市場波動 (22%) 及經濟衰退 (20%)。
勞工成本尤其突出。
G&P Financial 的共同創辦人兼財富顧問 Robert Pearl 表示,在過去幾年中,人力成本是他的公司增加最多的成本。
RFG Advisory 技術與營運副總裁 Jordan Hutchinson 也同意這一看法,他表示,由於整個行業人才短缺,人工成本的增加對顧問團隊造成了最直接的影響。
根據這份Forbes 刊物,普遍的情緒大多是樂觀和看漲的。
這種樂觀的假設是通貨膨脹下降、利率降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有限,以及科技、能源和醫療保健產業的表現較強。
相反地,隨著高通脹和高利率、關稅和貿易糾紛增加、全球衝突激化,以及全球增長整體有限,尤其是中國的增長有限,市場表現將會轉弱。
財富經理應相應調整投資組合和風險暴露。
"現在是配置資產類別的好時機。新投資組合公司的入門估值已回到 Covid 前的平均值 (與公開股票不同),提供了以合理價格購買資產的機會"。- 瑞銀
私募市場曾經是機構投資人的專屬領域,但現在散戶投資人也越來越容易進入。
與波動的公開股票市場相比,財富經理可以為客戶利用這些另類投資,提供更多的分散性和更高的潛在回報。
以英國為例,每 5 位財富經理中就有 4 位將客戶的部分資金投資於私人資產。
巴克萊私人銀行私人市場主管 Shenal Kakad 談到資產類別的吸引力:
"我們的許多客戶喜歡私人市場,因為它沒有波動性。公開市場每天都會有波動,但私募市場則不同,它提供季度報告。報告的不頻繁意味著波動性較小,這對客戶來說是一種安慰"。
加密貨幣近年來醜聞不斷、動盪不穩,但這種數位資產類別已展現出持久的生命力。
儘管存在風險,但仍有越來越多的散戶投資者在投資組合中持有加密貨幣。
根據EY-Parthenon 的調查,64% 的企業已投資於數位資產或相關產品,另有 69% 的企業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增加數位資產的投資。
這些投資者都是長期投資者。
72% 的數位資產投資者認為數位資產是其財富建立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財富管理者想在這個市場分一杯羹,他們需要投資、技術和安全方面的資金,他們可以利用像Binance Wealth 這樣的加密貨幣解決方案。
正如財富經理尋找另類投資一樣,另類投資公司也尋找財富經理。
私募股權投資已帶動財富管理產業的整合達到創記錄的水準,從 2020 年到 2023 年,財富管理公司的併購案幾乎增加了三倍,目前約佔所有財富管理併購案的 78%。
對於財富管理機構而言,私募股權的擁有意味著資源和專業知識的注入,使他們能夠為客戶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
Echelon Partners 的董事總經理 Michael Wunderli分享了他的看法:
「收購[私募股權]公司由成熟的管理團隊經營,其目的是為了提高獲利能力,推動收購公司更快成長」。
財富大轉移」正在進行中,而且才剛剛開始。
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大致是指在 1940 年代中期至 1960 年代中期出生的一代人,他們已經開始退休,而且還有更多的人即將退休。
如此一來,他們將把財富傳給子孫。 Cerulli Associates 指出,到 2045 年,將有高達 84 兆美元的財富轉移。
為了在財富大轉移中保留資產,顧問必須主動與下一代投資者建立關係。 與現有客戶的繼承人(年輕的 X 世代、千禧一代和年長的 Z 世代)建立關係至關重要。
目前,僅有 19%的年輕投資者使用父母的顧問。
要建立這些聯繫,就必須瞭解他們獨特的財務目標,並展示在永續投資和數位資產管理等領域的專業知識。
與此同時,公司應積極定位,吸引這群新興族群的新客戶,他們正積極尋找符合其價值觀及精通科技方法的顧問。
貝萊德(BlackRock)和 Vanguard 等大公司近年來已經削減費用,Edward Jones等其他大型財富管理公司也有類似的做法。
自動化理財顧問(robo-advisors)和自動化財富管理平台的增加,使費用壓力降低,更何況競爭非常激烈,光是在美國就有超過 321,000 名理財顧問。
雖然提高費用是有可能的(有些公司已經這麼做了),但這是一場艱苦的戰鬥,有賴於提供明確、卓越的價值。
無論如何,財富經理必須考慮各種定價模式以及服務收費方式,提供明確的價值主張和收費理由。
儘管有些年長的顧問沒有放慢腳步或退休的跡象,但有些人卻將此視為職業生涯。
超過 1/3 的財務顧問計劃在 10 年內退休。事實上,70 歲以上的認證規劃師比 30 歲以下的還要多。
對於接近退休的企業主而言,他們應該考慮企業的繼任規劃,以及吸引新的人才。
這包括向大學生,特別是目前在投資業代表不足的女性和少數族裔進行推廣。擴大和培養人才基礎對所有財富管理公司來說都是贏家。
截至本篇文章發表之日,美國總統大選正在舉行,勝負尚待分曉。但這不僅關乎總統。
參議院和國會選舉正在進行,選舉結果將決定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權力平衡,更重要的是將決定所制定的政策。
對於財富經理而言,稅務政策最值得注意。
無論哪個政黨取得多數控制權,都會影響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財富轉移和贈與等方面的政策。
領導人如何處理關稅/貿易政策、財政和貨幣政策、移民以及地緣政治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無論結果如何,財富管理公司都必須為所有情況做好準備,並適應所出現的政策和影響。
在這份摩根大通財富管理刊物中,您可以了解更多有關面對美國政治不確定性的資訊。
但這不僅關乎美國選舉。
財富經理,依據其營運所在的國家/地區,也必須瞭解影響其客戶的當地法規和政策變更。
財富管理經理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成本上升、市場波動、利潤萎縮,以及對專業服務的需求。
為了茁壯成長,公司必須專注於其核心優勢:投資績效與客戶關係。
非核心任務 - 營運、資料管理、會計、合規性或技術 - 雖然是必要的,但卻會耗費資源,並分散這些優先順序的注意力。策略性外包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
透過與第三方供應商 (如 Empaxis) 合作,公司不僅能獲得財富管理中後台功能的專業知識和營運效率,還能獲得先進的技術解決方案。
在這一點上,Fidelity對財富經理人外包的調查顯示了利用第三方所能帶來的價值。 簡而言之,那些外包者更有可能報告出客戶的增長和資產管理規模的擴大。
近期的財富管理趨勢顯示出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企業應參考趨勢,圍繞投資、營運、技術、客戶服務等方面制定策略。
他們需要主動解決揮之不去的通貨膨脹問題、管理市場風險,並將新技術融入策略,以確保長期的成功。
儘管面臨挑戰,財富經理仍有機會;他們只需做好準備,並據此定位。
Empaxis 賦予財富經理在當今多變的市場中茁壯成長所需的營運效率和技術優勢。我們提供量身訂做的解決方案,以簡化流程、降低成本並提升客戶服務。 預約免費諮詢 瞭解更多有關發揮財富管理組織全部潛力的資訊。
我們的月度時事通訊提供有用的資源、文章和最佳實踐,供技術供應商和投資公司實施